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1/2页)
??“当下士子们本就少治《春秋》,自右相之后,更是少有主治《春秋》的举子在会试中有出类拔萃的成绩,若是今次能出一位春秋一经的会元,想必天下士子亦会多看重《春秋》两分。” ??可以说,庞宇这话简直是说到了苏启的心坎里去了。 ??现下主治《春秋》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少,便是在翰林院,也不过只寥寥数人。 ??而且这还是因着有右相孙惟德的影响力在,众多士子推崇右相,也跟着选治《春秋》。 ??但自右相之下,治春秋的朝中大员却并不多。 ??而同治《春秋》的江程云等人,却在儒生士子之中名声不显。 ??若是现在能出一个以《春秋》为本经的会元,或是状元,那么必然会影响一些读书人对《春秋》一经的感观。 ??苏启虽然乃是官员,但在翰林院待了多年,从骨子里仍是一个文人。 ??自古文人最是重传承、重道统。 ??这么多年来,他亦是为春秋一经摇旗呐喊多年,自然也极为盼往他们春秋一经能被世人所重视。 ??而眼下,就连会试阅卷,其它四经都有两房,仅他们春秋却只一房阅卷。 ??显而易见,《春秋》一经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减弱。 ??不仅是在士子儒生之中,更在朝中也是如此。 ??“还是庞兄高瞻远瞩,非在下所能及也。” ??知晓了庞宇的所思所想之后,苏启甘心拜服道。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不言,提笔在荐卷名册上,落笔写下了他们这一房考卷的最后两个名次。 ??第116章 第116章:会元 ??二月二十八日, 会试放榜。 ??这天一大早, 顾云浩等人便吃过了早饭, 在家里等候消息。 ??“浩哥, 我有些坐不住,不如我还是去贡院看看吧。” ??不过等了一会,巴九便有些坐立不安起来,建议道。 ??“这会又没有马车, 咱们这里去贡院太远了,你这来回跑着,不仅累不说,说不定还不如咱们在家里等消息来得快呢。” ??顾云浩将女儿顾澜抱在怀里,一面笑着劝巴九, 一面逗弄顾澜的小脸:“澜儿,你说说, 爹爹这话可说的对不对?” ??顾澜不过才满四个月不久, 哪里听得懂他说这些, 当下也不搭理这个糊涂爹,只舞着小手去抓他头上垂下来的方巾。 ??“夫君, 你也真是的, 澜儿才多大, 你说这些她哪里听得懂。” ??赵妍无奈地瞥了一眼丈夫, 将怀里的顾远舟交由碧翠抱着, 自己则去顾云浩怀里接过顾澜来抱着, 说道:“澜儿还是让我抱着吧, 这孩子先前身子弱,现在倒是个顽皮的,等会让她把你头发抓乱了。” ??她对自己丈夫是极有信心的。 ??因此还是觉得要保持丈夫的形象,免得待会有报录的人来了,让人看了笑话。 ??“你现在去了贡院做什么,待会报喜人来了,你还要放鞭炮呢。” ??碧翠亦是笑着说道。 ??看着众人如此,顾云浩心中感叹。 ??即便他自觉这一科考的不错,但也并未多言会试之事啊。 ??怎么好似所有人都对他信心满满的样子…… ??难道自己这些天表现的那般明显么? ??“巴九,你若是坐不住,就先去把换了的散钱装到盘子里,待会报喜人来了,说不得街坊四邻也要道贺,咱们还是要撒些喜钱的。” ??见着巴九如此坐立不安,赵妍干脆给他找点了点事做,笑着吩咐道。 ??“好,我这就去弄。”巴九自然是笑呵呵的应下,就去找了个大铜盘子,将换好的散钱拆开放好。 ??因着他们家才添了两个孩子,本就是大喜,故而赵妍这次很是大方。 ??不仅备下了十多个专门打赏报喜人的封红,还让巴九去换了五两银子的散钱,准备到时候在门口撒些喜钱,以此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会试放榜,是自辰时开始。 ??届时不仅会在贡院门口贴榜,更是会有报录人分批次到这些新科取中的贡士居所报喜。 ??一般而言,报录都是依着从后向前的顺序。 ??自华朝立国之后,对科考进行了改制。 ??为了显示最士子的优待和尊重,科考报喜人亦是有一定的规制的。 ??比如乡试,乃是会以报喜人的人数和报喜的排场,来区分士子所中的名次。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除了让考在前面的士子们更风光之外,就是更能让老百姓们跟着看热闹了。 ??会试放榜,报录一共分三班。 ??最末一班,为两人一组,共有五十组,分别给排在一百名之后的贡士们报喜。 ??第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