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节 (第2/2页)
??今日只要不再多言此事便好,他日若是私下再言,倒是也无不可。 ??只是他却是没注意到,待元化帝话音一落,方才那些羡慕眼红季航之人,此刻也都是一脸羡慕地看着他。 ??不为其他,只因刚刚元化帝话中之意,竟是在今次觐见之后,还会再私下召见顾云浩的样子。 ??虽然说,能得皇帝召见,乃是寻常之事。 ??但这个‘寻常’亦是对于六部大员及内阁阁臣们才有的待遇,而一般的官员,除了朝会之时,旁的时间是极难得到召见的。 ??而且,顾云浩仅仅乃是一个新科贡士,元化帝便出此言,这分明是要留用在京的意思啊。 ??“是,学生领命。”顾云浩回思一圈,自然也是晓得了其中的意思,当下亦是心中一喜,再次拜谢道。 ??见状,元化帝不再多言其他,只示意他起身。 ??又随口再问了这些贡士们几个问题,便摆了摆手,让礼部官员引着顾云浩等人退出殿外。 ??待这些贡士出了殿门,元化帝不由挑眉看了看立群臣之首的右相孙惟德。 ??只见孙惟德此刻眼观鼻,鼻观心,竟是跟个佛爷一般,一动不动的端立在那里。 ??这个右相果真还是先前一般。 ??萧穆言心中又是无奈又是欣慰。 ??欣慰的是,自太上皇在位之时,不论皇子们夺位之争有多厉害,这位右相大人一直是不偏不倚,只为纯臣。也正是因着右相孙惟德的坚持,他即位之时,方才少了那么许多阻碍。 ??而无奈的是,即便自己即位了,这位右相仍是一副纯臣之态,在朝局之中,虽然孙惟德仍是一力支持自己,但总归少了几分君臣之间的默契。 ??这右相还真是不好把控。 ??果真不愧是杜允文口中的‘老狐狸’。 ??不过也无碍,现在能为自己办差的,便是得用之人。 ??萧穆言又看了一眼立在左侧的季阁老,眼中神色一闪。 ??看来是到了要施恩的时候了…… ??顾云浩等人自然是不知晓殿内之事。 ??他们出了太和殿,便继续回到原位,恭敬地立在那里等放榜唱名。 ??不过一会,殿内元化帝便决定了将前十一名贡士的名次,随即就见一个礼部官员捧着明黄的圣旨和一折金册,步出了太和殿。 ??“吾皇有令,唱名放榜。” ??那官员高喝一声,随即将那圣旨和金册都恭敬地奉于立在御阶之下的袁振。 ??袁振乃是本科会试的主考官,此刻自然是由他来唱名的。 ??而另一侧,自有鸿胪寺官员准备好了笔墨以备填榜。 ??黄榜是早早便预备下的,此刻,三名鸿胪寺官员提笔沾墨,只待唱名开始,便将考生的姓名往那金榜上面书写。 ??金榜题名,便是此刻。 ??袁振往前一步,先是向着殿内拜了三拜,随即起身面向众人,打开那圣旨,高声念道:“元化二年三月十五,礼部右侍郎袁振奏科举事。今岁吾皇开设恩科,选贤于天下,会试取二百零三名。经复试、殿试,今特由吾皇钦定圣裁其进士出身。今科,第一甲,取士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取士八十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士一百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吾皇万岁。” ??念完圣旨,众人皆是下拜山呼。 ??再拜了三拜之后,众人复又起身。 ??此时,只见袁振将那圣旨双手递交给一侧的官员,却是打开那份金册。 ??顾云浩等人自然是知晓金册之内,便是他们这一科进士的名次,当下都是屏气凝神,紧张不已。 ??袁振显然也是能体会到众人的急切,也没有多余的姿态,直接看着名册,开始高声念名。 ??“元化二年恩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越省 顾云浩。” ??金榜唱名,那是自前往后念的,因而第一个报出来的名字,便是当科的状元。 ??顾云浩万没想到他会得中状元,此刻只觉脑子‘轰’的一声,竟是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他真的中了状元…… ??此刻,顾云浩脑海之中一直回响着袁振方才的声音,只觉整个人都软绵绵的。 ??此刻除了袁振那一声念名之外,更有专门的传唱官侍立两侧。 ??待袁振念名之后,传名官立即跟着唱名道:“元化二年恩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越省 顾云浩。” ??一连三个传名官唱名。 ??整个太和殿外,一片肃静,只听闻他的名字——顾云浩三个字,不断的在这里回响。 ??那种感觉,仿佛是要告诉整个华朝上下,他,顾云浩,乃是今科状元! ??在三个传名官唱名之后,顾云浩也慢慢从那种似幻似真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强压住心里的狂喜,只安静地立在一旁等着继续唱名填榜。 ??这里,袁振自然是接着往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