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1/2页)
??提起顾卿,杨瓒又有些怨念。 ??计划到京城约谈,不代表一路之上不见面。 ??结果倒好,他在官船,顾同知在兵船。船行海上,愣是连个背影都没见着。 ??这算怎么回事? ??杨瓒眉心蹙紧,表情严肃,头顶弥漫郁气。 ??王主事八风不动,继续抄录簿册。时而感叹,江南果真富庶,临行前送来的仪程,加上未送神京的表礼,折银八万。 ??刘瑾有些心惊肉跳,坐在凳上,极不安稳。 ??上次见杨御史这幅表情,自己被抽成猪头。 ??如今再见……他是不是该提前回舱房,抵京之前尽量躲着,少让姓杨的看见? ??兵船之上,十几名番商,百余海匪,皆被捆住手脚,关押舱底。 ??海盗船长亚历山德罗,待遇不比旁人好。同样五花大绑,一天一个麦饼,半碗水。 ??顾卿立在船首,看着右前方的官船,展开杨瓒递来的“纸条”,嘴唇上翘,眉眼稍弯,带着惑人的艳丽。 ??躲? ??如是不躲,这样的“纸条”,何尝能到手里? ??笑入眼底,愈发的冶艳。 ??船上锦衣卫互相看看,有志一同,有多远躲多远。 ??伯爷不笑,浑身冒煞气,很是恐怖。 ??展颜一笑,春光和媚,却比冷脸更加吓人。 ??好像是饿了数日的豹子,忽见圆乎乎的肥兔子主动上门,正将大快朵颐。 ??打了个哆嗦,众人愈发小心。走路都踮起脚尖,唯恐发出半点声响,引来顾卿注意。 ??正德元年,九月甲申,船过扬州府,短暂靠岸,停留半日。 ??刘公公躲在船舱,打死不露面。 ??当地官员来见,杨瓒一改来时,亲自接下名帖。 ??会面时,好言安慰,话里话外表示,剿匪事已了,足下可安心续任。只要别伤天害理,过于盘剥百姓,往日之事,朝廷不会追究,本官也不会硬是过不去,上奏御前。 ??“太守无需悬心,事已了,可安心落意。” ??寝食不安,心惊多日,到底得一句准话。 ??扬州府尹长出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放回腔子里。 ??“杨佥宪快人快语,本官感铭于心。他日如有相托,必不推辞。” ??“太守言过,瓒不敢当。” ??送走扬州府尹,杨瓒回到船上,笑呵呵吩咐校尉,“启程,往淮安府。” ??“遵命!” ??舱门合拢,杨瓒翻过几张名帖,寻出一本簿册。滴水磨墨,官职姓名逐一录好,其后略加备注,日后当有大用。 ??以晕船为名,刘瑾躲在船舱,非必要绝不见人。 ??闻听杨瓒所行,翻来覆去想了几回,觉得不对。却始终想不出来,究竟是哪里不对。 ??“刘玉,依你之见,杨佥宪这是什么意思?” ??刘玉面现难色,更夹杂几分羞愧。 ??“回公公,草民亦不知。” ??事实上,刘玉斟酌数日,隐约猜到几分。可此事能想不能说,更不能当着刘瑾的面说。 ??万一说漏嘴,刘公公对付不了杨御史,怒气没处发,调头来找自己,他冤不冤? ??故而,刘玉低头,只为让刘瑾相信,他半点不知,不能为刘公公解忧,很是愧疚。 ??船停淮安府,刘瑾照旧躲着。 ??杨瓒仿效前例,凡有官员来访,必接下拜帖,亲见来人。 ??无论府尹知州,还是七品县令,杨御史皆态度和蔼,好言相慰。彼此言和心顺,端是一堂和气。 ??来人送出仪程,杨瓒笑纳。旋即令人备好表礼,临行之前,必会送出。 ??无论价值如何,行事便让人舒服。 ??府尹知州交口称誉,七品知县更是激动。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