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_第21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 (第2/2页)

牛投入使用之后,耕种效率大大增加。

    ??杨峥还征召汉民老农,指导羌人耕种。

    ??劳作最能改造人,同样也可改造一个民族。

    ??一开始有很多刺头,或是阳奉阴违之人,但有了食物与茅房之后,这些人也渐渐顺从了。

    ??能活下去,没人愿意送死。

    ??为了激励他们的劳动热情,杨峥还定下奖励措施,评选各部劳作优秀者,赏以羊肉、粮食、衣物。

    ??羌人大悦。

    ??与汉民一样,底层羌人也是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别说吃肉,一年能吃饱一两顿就是不易。

    ??衣服更是惨不忍睹。

    ??在杨峥印象中,与叫花子差不多。

    ??实实在在的赏赐,比任何废话都有效果。

    ??羌人逐渐适应新的身份。

    ??其实除了一个奴隶的身份,羌人的生活有着本质的改变。

    ??只要不违背校尉府的法令,他们就不会被鞭打和欺辱。

    ??而渐渐的,杨峥发现羌人性情剽悍是一面,忠厚却是另一面。

    ??在自己的威权建立之后,羌人逐渐服从起来。

    ??大量的土地被耕种。

    ??从湟水河谷到黄河谷地,一片生机盎然。

    ??大乱之后有大治。

    ??经历了惨烈的战争之后,人心渴望安定。

    ??秦凉沟通西域,自两汉以来,就是杀伐之地,先有汉武大举西进,后有先零羌、烧当羌掀起的羌汉大战。

    ??西域的胡人也趁机起事,还有蜀国动不动北伐。

    ??杨峥的强势征服者人设,给了羌人巨大的安全感。

    ??李二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杨峥从南杀到北,从东杀到西,西海湖畔,大通山下,还有累累白骨堆成的京观。

    ??赫赫军威,谁人不服?

    ??杨峥提着刀子左顾右盼,防止有人闹事。

    ??杜预则清查人口田地,比他还忙。

    ??西平通文墨之人太少,杜预不得不调集青营中的孩子,以及汉民中头脑灵活之人,亲自教习。

    ??朗朗读书声在这边荒之地响起。

    ??万事开头难。

    ??而世上也没有难事,只怕有心人。

    ??杜预的水平没话说,儒家教义深入浅出,往往数言,就能明教经典,还旁证左引,妙趣横生,让偷偷听课的杨峥叹为观止。

    ??这时代孔孟之道还是非常可取的,没有经过朱程理学的思辨阶段,虽被董仲舒“加工”过,但大抵还处于原教旨阶段,比较生猛。

    ??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都有深刻的哲理,拿到后世都不过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