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39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节 (第2/3页)

管,那就换个人来管!”

    ??朱允炆也想说女子十八,二十,但考虑到上面的朝代都没如此规定过,普遍采取的都是十五岁上下,便选择了十六岁。

    ??这是自己唯一能帮助这些孩子的办法,虽然极为有限。

    ??古代早婚的原因有很多,朱允炆十分清楚,什么寿命短,无后为大,什么枝繁叶茂,战争死的人口太多,急需补充,加上种地也需要娃出力,早点造几个,也多几个劳力等等。

    ??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朱允炆直视这种现实,既然周礼规定的是男二十,女十五,那咱大明效仿周礼,弄个男十八,女十六,也没人反对吧?

    ??宁妃看着朱允炆,有些惊讶,也有些感动。

    ??身为女子,她十分清楚十三四岁的女子是不适合结婚生子的,但太祖规定,加上各地官府坐视不管,民间早早成婚的事并不少见。

    ??没有人为这些普通的女子考虑过,包括他们的父母!

    ??甚至于自己,也一度认为十三四岁成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现在看来,是自己无视了规定,无视了那些普通女子的生命。

    ??朱允炆走到路边的亭子里坐了下来,平息着自己的情绪。

    ??说到底,自己灵魂里烙印着太多的后世印迹,对于一些迥然有悖于后世常理的事很难马上接受,虽然在这个时代,它们存在着,也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走吧,去农税县司。”

    ??朱允炆没有继续感叹下去,既然事情已经作出了决断,那就如此执行吧。

    ??农税县司是一个大院,门外门内都有不少百姓,即有空手而来的,又有挑粮担货而来的,即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妇人。

    ??只不过这里并没有看到带两三岁孩子的妇人,看来小于谦并不在这里,多少有些失望,看来机缘还不到。

    ??百姓纳税,在大明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他们也不存在偷税漏税的问题。

    ??不像是后世某些人,偷税漏税都是用“爽”为单位的,千方百计,不是做假账,就是弄个阴阳合同,总有办法不纳税、少纳税。

    ??归根到底,是因为纳税他们不爽。

    ??这也可以理解,到手一叠钱,硬生生被抽走五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想来是不开心的。

    ??大明百姓不偷税漏税的原因也不是他们的觉悟高,而是因为官府管得实在是太严了,根本不给你偷税、漏税的可能,当然,这只是针对百姓……

    ??说起来两税制,其本身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在唐安史之乱后唐德宗时期,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已经不适用,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其当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税收财政是人的喉咙,天下是大治还是大乱,是强盛还是衰弱,都需要看税收。

    ??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将户税、地税及各项杂税统合为两税,并主张“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即不管你是来自哪里,就在居住地征纳两税。

    ??两税制的核心是“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税额按田亩和资产的多寡确定,拥有多少田地,打了多少粮食,以这个为标准,而不再是固定的租庸和杂税。

    ??简单地来说,两税制和后世的个人所得税差不多,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虽然没有设置个人起征税那个点,但在逻辑上是相通的。

    ??后世引以为傲的智慧与见识,很可能在几百年前,上千年前,老祖宗已经玩过了。

    ??农税县司院子里搭了一个棚子,里面坐着两个穿着公服的胥吏,一旁还有两个衙役维持秩序,百姓们排着队等待。

    ??“下一位!”

    ??王昌擦了擦额头的汗,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