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9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6节 (第2/2页)


    ??永陵的挖掘事宜和中科院沾不上半点儿边,属于考古研究中心的范畴,考古研究中心上头则是国家文物局,文物局再往上则是国家文旅部。

    ??文旅部与中科院在职务上是对等的,二者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

    ??因此科大想要参与其中,难倒没多难——否则徐云之前就不会拒绝李华的牵线好意了。

    ??但容易也真没那么容易。

    ??所以讨论再三,科大便决定从翁同这个人物下手。

    ??翁同是金陵大学的资深教授,国内明代知名学者,他甚至从十年前开始就在想着永陵挖掘的事情了。

    ??这次的项目翁同虽然不是首倡者,但也是有数的几位发起人之一。

    ??如果能够说动翁同出面,加上科大自身发点力,这件事情应该就差不多定了。

    ??而华夏在托人办事的时候有个惯用名词,叫做‘于情于理’。

    ??眼下科大占了理,徐云出面则可以填补上‘情’——当然了,考虑到某些比较敏感的同学这里多说一句,这个情和爱情无关,指的是父辈的情分。

    ??因此这次说客的工作,还是落在了徐云的身上。

    ??“……”

    ??看着面前的潘院士和徐云,翁同又扫了眼手上的检测报告。

    ??虽然眼下他没有亲眼见证这台设备的效果,但三星堆那边的发现加上科大自身的招牌,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更关键的是……

    ??截止到目前,整个永陵发掘项目,确实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遥感探测机构。

    ??原先翁同的想法是在武大、矿大、燕京大学以及同济大学这几所国内顶尖遥感高校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对象,慢慢的进行遥感探测,花个半年时间把一些节点探测清楚,真正的重点则放到挖掘方案方面。

    ??毕竟遥感虽然不行,但只要做出各种可能情景的方案……甚至搞出穷举法,实际上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嘛。

    ??只是没想到。

    ??今天的科大居然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想到这里。

    ??翁同不由转头看向了一旁的童怀军,在做了个简单的眼神交汇后点了点头:

    ??“没问题,潘院士,麻烦你们准备一下材料,我愿意做这个中间人。”

    ??“永陵……不能再等了!”

    ??第485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呼啦啦——

    ??一辆从庐州开往燕京的动车上。

    ??坐在窗户边的徐云先是看了眼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又看了眼身边带着些许疲态的潘院士。

    ??忍不住有些歉意的挠了挠头,说道:

    ??“老师……真不好意思,这次又麻烦您陪我跑一趟了。”

    ??潘院士闻言伸手掖了掖披在身上的大衣,食指和拇指在鼻梁骨上捏了两下,无所谓道:

    ??“没事儿,这些年全国各地都跑习惯了,不跑人反而不舒服,安顿下来以后睡两觉就能补回来。”

    ??“而且现在咱们国家基建方便了许多,早些年我在欧洲和国内坐的绿皮车,那才叫折磨人……”

    ??“更何况你还在科院发布会上做了那么大的贡献,我陪你跑几趟又怎么了?没必要在意这些。”

    ??接着不等徐云说完,潘院士便坚决道:

    ??“好了,我再眯一会儿,等到站了再叫我。”

    ??看着脑袋歪向另一侧的潘院士,徐云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两天前。

    ??在决定担任起科大和文物局的中间人后。

    ??翁同先是从潘院士的手里拿到了科大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相关材料。

    ??接着他连饭都顾不上吃,便拉着童怀军做出了一份相关说明书。

    ??写好说明书后。

    ??翁同又用过传真,火速把它提交到了文物局某位负责人的手中,前后不过小半天的时间。

    ??那位负责人虽然不是文物局的一把手,但却是某个更高层的嫡系,分管着这次永陵挖掘项目的调度事宜,权力很大。

    ??加之科大本身的体量也足够庞大,因此一天之后,文物局便传来了回复:

    ??同意科大以合作高校的身份参与永陵挖掘,并且即刻前往位于燕京的项目委员会报道!

    ??这种场合最少都要有一位常务副校长到场,而科大校内和重力梯度仪沾的上边的人也不多,因此这个重担……

    ??自然就又落在了潘院士的身上。

    ??于是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