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 (第2/3页)
祝家的嫌疑是最小的。 怎么会呢?刚才那掌柜诧异的问道,祝家前段时间与我们交恶的事情整个沧黎城都知道了,他们是最有理由对付我们朱府的啊! 你刚才也说了,整个沧黎城都知道,祝家傻啊,风口浪尖做这事?朱钰对那掌柜翻了个白眼,据我所知,押运的货物一月前就订好了吧,那时候祝府和我们朱家关系可不差,他难道是未卜先知? 或许是早有预谋也不一定,另一个掌柜开口道,祝府与朱府不是一直都表面交好,内地里在生意上却你争我夺丝毫不留情面吗? 你说的不是没有可能,但我宁愿相信祝府没有这么傻,这样的风口浪尖来搞事。再说了,朱钰轻眨了一下眼睛,意有所指的说道,我们的货运线路和货物一向都是机密,祝府若想从商路与货物方面下手,必然得有一个我们朱府内部的接应才行。 朱钰这话,是对在场的掌柜表现出了怀疑,今天到场的掌柜都是在朱府做了多年的老人,他们听朱钰这么说,连忙向朱钰表现出忠心,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对朱府的感恩,都是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朱钰听着都要打瞌睡。 好了,内鬼的事情我自会找人调查,我现在需要被调查的那批货物行商路线,你们下去整理好交给我,还有一点,这几日正常开业,要一如往常,绝对不可歇业避事,知道了吗?朱钰实在不想再听下去,直接打断了那些掌柜的发言,开口说道。 现在出了这种事,我们还要开业吗?一位掌柜担忧的说道,要是百姓议论我们怎么办? 官府都没说让我们关门大吉,我们怕什么?朱钰站起身,走向门口,直接打开了门,就要让世人看看,我们朱府,没做过亏心事,根本不怕鬼敲门! *** 一大清早,太阳还不是很亮,官衙门口的伸冤鼓就被人敲响,咚咚的鼓声传遍了整个街道,原本还在睡梦中的街坊百姓被吵醒,从窗户里探出头,想看看是何人击鼓。 伸冤啊,青天大老爷啊,我要伸冤啊。 少年懒洋洋的声音传来,他满脸玩世不恭的表情,手里拿着鼓槌,又重重的敲了伸冤鼓一下。 有人看清了那少年的模样,原本的瞌睡虫顿时跑了,惊呼出声,这不是朱府的大少爷吗! 没错,击鼓的人就是朱钰,他披着貂皮大袄,耳朵上带着耳捂子,大概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这次整个人穿着十分暖和。听见有人议论他,他还笑眯眯的转过去让人看,神态自若,看起来心情很好。 何人击鼓?一个衙役匆忙开门,衣领还有些歪,看来也是刚醒,并没做好准备。 我呀。朱钰整整衣服,笑着对那衙役说道。 衙役本来睡眼惺忪没看清楚人,现在再仔细一看,发现竟是朱钰,当即愣了,一时没说出话来,在心中揣测朱钰究竟是要来干嘛。 您看这天挺冷的,不如让我进去?朱钰见那衙役不说话,便反客为主,直接开口说道,得麻烦官老爷升堂了。 朱钰一大早击鼓鸣冤的事情顿时传开了,沧黎城的百姓把官衙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想看看朱钰到底要申什么冤。这朱家少爷平日里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是第一名,这样正经的样子可是第一次见,再说朱府出事城里也是知道的,大家也想听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此刻朱钰正站在大堂里,安静的等着知府升堂。百姓在他身后窃窃私语,说什么的都有,他全部充耳不闻,满脸安然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朱钰等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知府才慢悠悠的走上厅堂,他看了一眼朱钰,开口道,堂下何人? 回知府老爷,小人乃朱钰,是朱福寿的儿子。朱钰恭恭敬敬的向知府行了个礼,出声回道。 朱钰?你之前说你要伸冤?知府皱了皱眉,你可是为了朱府与海淮国私自通商一事前来? 知府老爷英明,小人正是为了此事。朱钰笑道,不知调查了这么久,可有结果出来? 我们官府做事,岂能容你一介平民过问?这是大罪,必定要细细查案,你只需回家等消息就好。知府明显不想和朱钰说太多,言语里已经有了逐人之意。 朱钰听着,却没有走,他仰头看向知府,语气不卑不亢的说道,小人想知道,知府是如何给我们朱府定罪的? 你这话可不要乱说,调查结果未出之前,我们不会轻易定罪。知府赶紧说道,若真的定罪了,你们朱府可是要面临灭门的大难的! 知府老爷到现在都没有定下罪来,怕是证据不足吧?朱钰声音大了些,吐字也十分清晰,连围观的群众都能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