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咸鱼_分卷(6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7) (第2/3页)

过去了。一切都是按照往常的惯例,错倒没有,但又分外的没意思。
  年后开印,太子萧锦的婚事再次提上了议程。皇后和太子之间有隔阂,不过这件事皇后还是用心了。
  皇后看中了兵部尚书沈卫家的嫡女沈婉珠。皇后见过真人,是个端庄大方的,性格既温柔又强势,最重要的是非常识大体,有个聪明劲儿。
  这样的女子入主东宫对萧锦来说是好事。
  皇帝知道这事后只说了句问问萧锦的意见,然后就不再过问了。
  萧锦自然没有多大的意见,不过皇后也没有直接确定,而是说再看看人品。这些,萧锦都没有特别关注。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
  京城仍旧是大周最繁华的地方,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京城里的官员换来换去,有人落寞有人意气风发。
  相比之下,萧善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非常潇洒。在一个他当老大哥说一不二的地方,要是还过不舒坦,那就不符合萧善的性格。
  当然,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云南这地界也不例外,总会发生一些让人恶心的肮脏事儿。
  萧善没遇到也就罢了,当他第一次遇到什么有官员家的儿子强抢民女的案子。
  他二话没说,直接派人把这官员的家底给查证了一遍。从儿子强抢民女,到当爹的贪污,还有妻族仗势欺人等,甚至深挖之下还牵扯到一批京官。
  案件的性质因此发生了转变,所牵扯的人也跟着变了。
  萧善这赶尽杀绝的手段一出,云南的官员很是老实了一段日子。
  没办法,不老实不行。
  虽然有人暗中弹劾萧善做事手段过于粗暴容易牵扯无辜,但折子到了京城皇帝根本不觉得萧善做的有什么错,更不用说别人了。
  所以他们只能夹紧尾巴做事,免得自己哪天落到这一地步。
  谢追说萧善做事喜欢杀鸡儆猴。
  萧善并不否认这点,他们处在一个非常缺乏监督的世界。地方太大,他每天就是不停歇的走路也看不到所有的事。在暗处有太多他们看不到的悲剧发生,有人穷极一生也不一定能走到他面前伸冤。
  所以不公之事,真要到了眼前,他自然不会放过那些犯下事的人。
  也有官员私下商议,说他们干脆联合起来对付萧善,让他在云南无人可用,成为一个光杆王爷。
  这提议一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同意。
  说实话,文武百官要是联合起来那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他们要是想做一件事,都能左右皇帝的意见,更何况萧善不过是区区一个王爷。
  大家兴奋的相互敬了杯酒,然后有人在一旁幽幽道:理儿虽然是这么个理儿,但问题就出在萧善是个王爷,还是个得圣心的王爷。
  有人证高兴,听到这泼冷水的话忍不住出言相讥: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是怕你可以退出,我们又不是非要拉着你一起。
  我并不是怕,我只是在想,萧善他有三千卫兵
  有三千卫兵又如何,难道他能用这些卫兵顶替你我的位置?
  有人听到这话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三千人可是只属于萧善的人,他从里面提拔几个人当官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更何况
  张大人莫生气,我的意思是皇上的心思咱们得琢磨透。万一咱们联合起来辞官,皇上同意了,甚至派其他人来顶替你我,到时该当如何?
  有有这可能吗?
  张大人觉得以皇上对云南王的看重程度,是你我重要还是云南王重要?刚才我不是说了吗,只要皇帝下旨罢免你我,云南王瞬间就能从三千卫兵中找到顶替你我的人。
  其他人听着话也是听得发怵,瞬间觉得这提议太傻了。
  就是,萧善是王爷,他头上有太子和皇帝,他们逼迫萧善有个屁用。
  于是大家又闷头喝了一杯酒道:王爷也算得上性情中人,咱们日后在他手下谨慎做事就是。
  对对,咱们对王爷也是一片忠心。
  想把人推翻时,一口一个萧善。
  等心里有了别的想法,萧善这个名字是不敢轻易提了,则变成一口一个云南王。
  萧善可不知道有一群人差点拧成一股绳想要把他搞成孤家寡人。
  说实话,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意。
  就他这性子,这些人前脚敢说辞官的事,后脚他就能把这事给做事了。
  不过到了五月份,刚过完端午节,云南官员松了口气,并不是他们头上萧善这座大山彻底移走了,而是他们脖子上的绳子松泛了些。
  山早晚会回来,但回来之前他们能松口气也好。
  缘由是萧善回京了。
  为何选择五月最热的时候回京,那是因为皇帝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